2018年9月6日
對於皮革業來說,大家都認爲皮革供不應求,因爲牛、綿羊、山羊和猪這些牲畜只用來生産肉和奶,不再用作製造皮革。所以,隨著全球人口上升,皮革變得稀有,久而久之,也應該會變得更值錢,並逐漸進入奢侈品的行列。
但問題是,這樣的說法並非事實,或準確來說,不完全是。但在第20届中國國際皮革展的現場,我們都能從大家的對話中清楚聽到這樣的說法,而我也是從一家大型中國皮革廠的員工談話中聽到這樣的內容。
這一周充滿著驚喜,前來的人都沒有抱著很大期望。確實,在美國總統特朗普發動關稅戰爭下,有些美國生皮供應商决定留守美國,看著FOX和CNN的新聞,試著安坐美國家中解讀各國情況。這些供應商會爲此錯誤决定感到後悔。
貿易展會不是以生意多少來界定成敗。展會不能改變消費者情緒,其作用是讓業界聚首一堂,分享知識和分析業界趨勢,幫助推動業務發展,而非單是銷售和宣傳。
除了關稅問題外,更多的討論是關於供應鏈的另一端消費者的需求。一家美國的主要供應商解釋,當原材料價格在最近幾個月跌了將近一半的時候,生皮被徵收關稅已是微不足道的事。服裝革需求很低,行內更有一個流傳,就是一家新西蘭供應商苦苦掙扎還是賣不去手上的綿羊皮,最後乾脆棄置在印度克什米爾的一個湖裏。
「皮革的盡頭」
聯繫著原材料和成品市場的是極複雜的全球供應鏈。中國皮革廠提出了一個對皮革業未來的假設 – 只要其中一環(例如牛二層)供應不足,供應鏈就會完全斷裂,這情況只要發生一兩次,整個網絡就會崩塌,結果就是「皮革的盡頭」。
業界近幾年的表現平平無奇,只看到輕微的改善。悲觀的論點,來自長遠而言中國已迅速地由生産國轉變成消費國,加上當地生産成本上升和勞動力短缺,對所有使用皮革的行業都帶來影響。鞋廠因此轉移到海外,以爭取比較低的生産成本,另外基於環保,有皮革廠倒閉或遷移到其他地方,干擾了某些製革區域的運作。雖然中國皮革協會預計今年下半年情况會有改善,但目前已經導致中國皮革生産量放緩。中國皮革協會表示:「在2018年,銷量、收益、盈利和出口量將維持個位數字的低增長。」
有言論指,其實皮鞋生産量有輕微上升,但出口量比以往少,更多的是內銷。這證實了中國皮革協會相對樂觀的預測,他們在正改善的全球經濟和增長的人口中看到了新的機遇,當中包括放棄控制人口的中國。
但這樣的樂觀看法跟展商觀點並不吻合。不少鞋商轉移陣地到海外,但他們當中更多的已改用人造物料,而且沒有迹象顯示會再用皮革。多次有評論說中國國際皮革展的皮革區正在縮小,人造物料區卻越來越大。隨著編織鞋面的出現,皮革失去市場占有率的問題變得更複雜。這種先進的製造方式似乎能應用在更廣的層面,而不只是運動鞋。皮革面對新世代的工程鞋面科技,顯得束手無策。
當鞋和服裝成爲大家目前主要的憂慮時,家具和汽車革的前景也令業界擔憂,尤其年輕消費群似乎更偏好人造物料,或至少滿意人造物料的表現。
設於E3展廳的科技創新展示區,便重點展出了皮革和競爭物料的科技趨勢,以及它們如何切合消費潮流。上海震撼會議中有意見指出,皮革廠持續沿用過去的策略,在展位推廣沒有款式的傳統皮革,是走錯方向了,業內需要以新方式製造和推廣皮革。此外,也有人建議皮革廠應該試試採用新物料,不應該「執著於皮革這個詞」。他們需要尋找新的方式來推廣皮革,來引起Y世代和Z世代的目光,這些群體並不認爲皮革是一種很酷的物料,要動之以情才能夠改變他們的看法,以冗長、沉悶的方式去解說皮革是副産品並不具吸引力。
所以Leather Naturally 爲成員和業內人士而設的講座來得特別及時,當中講解了他們針對年輕消費者和業內團體的推廣計劃。這個建議十分受歡迎,也獲得了很多經濟支持,但很可惜講座並沒有中國皮革大廠出席,活動頓成了「西方」主場。希望這種情况能迅速改變,因爲Leather Naturally這項皮革推廣運動和來自全球皮革業的支持,有可能成為業界未來的關鍵。
使用條款 | 隱私政策 | APLF 可持續發展